当前的位置是:主页 >> 性爱技巧

形形色色的下体畸形

2020-01-27

形形色色的下体畸形 形形色色的下体畸形

    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与性功能关系密切,阴茎的先天性异常发病率虽然较低,但常影响患儿将来的生育能力和性功能,故应在儿童期前尽早发现和治疗。阴茎先天性异常有下列几种。

  阴茎发育不良 这种先天异常极为少见,文献中至今只报道了36例。此病可伴发其它泌尿生殖器官的异常和肠道下部异常。阴茎发育不良是由于外生殖器胚胎 发育中的障碍所造成的,目前尚无满意的药物或手术治疗能使其阴茎具备完善的功能。因此,应果断地将性别确定为女性,并用手术切除患儿的睾丸,做人工阴道成 形术,于青春期开始应用雌激素治疗,以促进形成女性心理和习惯,以及第二性征发育。

  阴囊后阴茎 其表现开始时和阴茎发育不良十分相似,文献中已经报道了15例这种病人。作者曾在一例第13号环状染色体患儿身上见过这种畸形,患儿的尿 道开口于直肠内,伴有智力低下和其它多种畸形。患者也可伴有尿道异常。有的患儿真正的阴茎并不存在,实际上仅有一些勃起组织,被阴囊后的异位阴囊皮肤所覆 盖。

  有的患儿的阴茎在解剖上可能是正常的,但其位置却是异常的,这也可能反映了不同程度的胚胎发育障碍。对部分仅是位置异常的患儿,可应用外科手术将阴茎复位于阴囊前部。

  双阴茎 也是一种少见的异常,估计每出生550万人中仅出现1例双阴茎患儿。威尔逊在1973年的一篇文献综述中,引证了108例此种病人。北京儿童 医院外科1956~1970年住院患儿总数43913人,有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858例,其中双阴茎畸形仅1例。典型的患者仅有一个阴茎有功能,并有尿 道,因此只有在弄清尿道开口以后,才可做适当的外科手术矫治。

尿道下裂  这种先天异常较常见,大约每125~350个男婴中出现1例。值得庆幸的是,大多数情况下,异常是较轻的,仅有少数可能伴有阴茎腹侧弯曲、阴茎扭转或位 置偏斜。其原因与胎儿睾丸的雄激素分泌延迟出现或分泌不足,靶器官对雄激素作用不敏感,以及胎儿性发育过程中应用了黄体酮类药物或雌激素等有关。

  目前有证据表明,严重尿道下裂病人体内的睾丸酮相对缺乏并可持续到成年期。如果对中度或重度尿道下裂不予治疗的话,则病人的性功能和性行为均可受到影 响。由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原因,病人在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实际问题。如有的患儿需要蹲着解小便,并因此引起同学的嘲笑,使其自尊心和男子性格的形成受 到影响。此外,由于阴茎发育不良、痛性勃起、睾丸酮缺乏、阴茎弯曲等,部分病人的性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损害。

  目前认为,只要条件许可,对尿道下裂和阴茎弯曲应尽量争取一次手术完成修复。目的是纠正阴茎的腹侧弯曲,以恢复尿道口的正常位置。对于有尿道下裂的新 生儿,不应做包皮环切术,因为其包皮组织在外科再造手术中仍可加以利用。对于手术时间,一般认为2~4岁较适宜。应争取在学龄前即能纠正先天缺陷,可以减 少手术引起的心理创伤。不过,由于婴儿的阴茎很小,故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。外科手术可成功地使70%~80%的病人的阴茎弯曲得以纠正,并恢复正常的 勃起功能和排尿。需要注意的是,阴茎头型尿道下裂通常并不需要手术治疗。

  一项长期研究资料表明,手术后其青春期发育、性生活开始的年龄和性功能均与正常人群几乎无差别。由于技术上的进步,除最严重的病人外,大多数人均可恢 复性功能。严重阴茎型、阴茎-阴囊交界型、会阴型尿道下裂,在新生儿时易被误诊为两性畸形或女性,若手术治疗未获得满意效果,容易影响今后的生育力,若为 独生子,可按规定申请照顾生育第二胎。

尿道上 裂 较为罕见,约每3万名男性中可发现一例。特征是尿道上壁缺如,即尿道开放于阴茎的背侧表面,可以单纯发生,也可以并发其它畸形。轻者仅在阴茎头部分裂 呈沟状,阴茎较短,阴茎头扁平,包皮在背侧分离,为阴茎头型。若沟状尿道自阴茎背侧根部至阴茎顶端,则为阴茎型。严重者可同时有耻骨分离,膀胱括约肌异 常,出现尿失禁,常发生性交困难或根本无法性交,因而丧失生殖功能。手术治疗最好在3岁左右进行,如果需要同时纠正尿失禁、尿道位置异常及影响性交的阴茎 弯曲,则手术较复杂。

  一般而言,除了单纯尿道上裂外,在手术后性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是不大可能的。若患儿是独生子,在手术治疗无效或严重畸形影响生育者,可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申请照顾生育第二胎。
标签